top of page
搜尋

2025 YSL Lab @公共衛生學會年會

  • ysluo3
  • 11小时前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本實驗室今年共有三篇研究分別發表於公共衛生學會年會,分別為:

  • 我國手搖飲料中非營養性甜味劑之膳食風險評估 (海報發表;葉又嘉、羅宇軒)

  • 隱藏的甜蜜危機:台灣手搖飲料與糖相關疾病負擔 (海報發表;李宛儒、葉又嘉、詹長權、張齡尹、羅宇軒)

  • Metabolomic and Lipidomic Changes Induced by PFAS in HepaRG Cells (口頭發表;張瑀庭、羅宇軒)


YSL Lab 三大研究領域齊發表:從手搖飲糖與甜味劑,到 PFAS 暴露代謝毒性

2025 年公共衛生學會年會圓滿落幕!今年 YSL Lab 共有三項研究成果受邀於大會海報與口頭發表,涵蓋 營養暴露科學、食品添加物風險評估,以及 PFAS 毒理機制。我們的學生與研究團隊在會場與許多國內學者交流,獲得寶貴回饋,也展示實驗室在風險評估與新興毒理方法上的跨領域能量。


1. 手搖飲中的非營養性甜味劑(NNS):暴露風險比你想得更複雜

由葉又嘉同學發表的第二篇研究,聚焦「人工甜味劑」的實際暴露情形。團隊自行開發並確效 LC-MS/MS 分析方法,檢測手搖飲及配料中的甜味劑種類與含量,並進行膳食暴露與風險評估。結果指出,部分熱門飲品與配料含有多種 NNS,但其健康風險仍需持續監測。此研究補上台灣在 NNS 監測與實測資料的重大缺口。


  1. 台灣手搖飲的「隱形糖」:精準測量、精準風險評估

本研究由李宛儒與葉又嘉同學發表,系統性分析 126 杯市售手搖飲的五種糖類(果糖、葡萄糖、蔗糖、麥芽糖、乳糖),並結合超過千名消費者的飲用資料,評估糖攝取對肥胖、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風險。結果顯示,手搖飲在青少年和年輕成人中的糖攝取占比極高,而標示與實測間的差異,也凸顯了監測與政策的重要性。


3. PFAS 對肝臟細胞的代謝與脂質體學影響:揭開分子層級的毒性機制

張瑀庭同學的研究以 HepaRG 細胞為模型,探討四種 PFAS(N-MeFOSE-M、PFOSA、PFOS、PFOA)對肝細胞代謝體與脂質體的衝擊。研究證實,這些 PFAS 無論是前驅物或傳統族群,都會影響胺基酸衍生物、N-acyl amides、以及 sphingolipids 等路徑;其中前驅物組合物更顯著干擾粒線體能量代謝。這些結果不僅揭露 PFAS 毒性的新面向,也強調前驅物在風險評估中的重要性。


🏆 實驗室的成長與下一步

今年的年會不只是研究成果的展示,更是讓團隊重新定位研究價值的重要時刻。三個主題雖然跨越食品、營養與毒理,但都共同回到我們最核心的使命:用科學數據支撐風險評估,並讓食品安全與環境健康的決策更具證據力。

接下來,實驗室也將持續:

  • 擴大 metabolomics × transcriptomics × NAMs 的應用

  • 深化甜味劑、糖與慢性疾病的關聯


ree
ree

MPH同學韓政軒、張婉柔也都有自主出席參加此次盛會,展現了學習與研究的熱情!!讚讚!


(應該也是沒甚麼人看這篇文章? 那來猜謎好了....馬力歐都用什麼搜尋引擎?)

 
 
 

留言


02-3366-8087

  • ​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7號7樓R716室

©2022 by CTRA lab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